Hailie

HP重度爱好者
脑洞短故事产出者
躺在黑执事坑底

造句障碍症

    这世间稀奇古怪的病症实在不少,自动酿酒综合症患者的肠胃会自己将饭食发酵成致醉的酒精;卟啉病的患者如同吸血鬼一般常年见不得太阳,否则浑身便会疼痛起泡;饱受“水过敏症”折磨的病患,时时刻刻都得留着神提防生活中危险的过敏源......这种种奇异怪病,在症状初现之时,往往将人惊得目瞪口呆,大呼难以置信。进而也只好摇头慨叹:世间真无奇不有,民生多艰。眼下在A城爆发的“造句障碍症”便又是一桩活生生的例子。

     A城居民们的生活原本也如同别地一样普通平常。可是近时不同往日,如今大家皆提心吊胆关注着新闻头版上的“跟进报道”, 为一种怪病的肆虐状况而忧虑紧张:那种病症的首例确诊患者是居于a城市中心的一名普通青年小伙。其家人告诉当地新闻记者,在小伙子发病之初,他们还以为那种种奇怪症状只不过是场心血来潮的玩笑——故意不肯好好说话,只拼命挤眉弄眼做着苦相;装成焦急的样子,连连冲人比划手势;张口只发出些类似“哎呀”、“唉”之类的语气叹词,或者很机械地重复别人讲过的句子......然而在大家配合着笑过一阵之后,才发现情况当真是不妙:

    “都大半天了,你能不能好好说句话?”

    ———“好好说句话?”

    

    “到底怎么回事儿?”

    ———“怎么回事儿?”

     

   “啊?”

    ———“唉!”(愁眉苦脸)

    ......

 

      他们最后只好赶赴医院,进到各科诊室中去,让那些资历老道的专家大夫们全使出看家本领:望闻问切、听诊化验.......细细诊断了个遍。但终了只得到一连串的摇头:一筹莫展,闻所未闻!在小伙子的病历记录上,各位大夫们甚至都拿不定主意该将他的情况归属于何种疾病类别之下——他的化验结果看上去没有任何毛病,和哪种身体部位“功能异常“也对应不上。他们查了又查、想了又想,最后只好单独辟出一个档案夹来记录这种新型病症。依照着患者的发病表现,就将它命名为“造句障碍症”。

     这名字取得倒真叫及时:随后两三天之内,A城又接连涌现数了几例类似病患———全表现出自主表达能力丧失的奇怪症状。似乎这些人大脑中“遣词造句”的功能一夜之间不复存在,让他们自发病后便再也无法说出哪怕一个完整的句子,最多就只可以机械地复述耳边所听到的他人的话语。当真是怪事!专家大夫们神情就变得愈发凝重。他们越做研究,便越是疑惑难解:这怪病究竟是什么所导致的?怎么忽然之间就在城中发作开了呢?

     莫不是种新型的“人传人”式感染病毒?———不,在进行了对病患的隔离观察以及血液样本分析之后,却发觉又不是。那难道有什么境外生物入侵,在本地造成了有害病变?——不,据各种资料数据分析来看,这假设似乎也不成立。那......是本地有什么污染源泄漏,有害环境造成了对周围居民的感染或者辐射伤害?———这个倒是有可能。 不过,有害源头究竟在何处眼下还全然不明。生物学家们仍在努力调研当中。医疗专家们所能够做的,也只是聚集起最顶尖的人才力量,成立一个“特别诊疗组”,先开展探索性诊治研究。

      第一步治疗计划是先为留院观察的病患们找到一条可行的交流沟通之道。专家们测试了一众男女老少患者,尝试采用书写、画图、手势甚至拟声的方式,想让他们自主表达出一些内容。却最终沮只丧地发现,尽管众多患者的声带、智力乃至书写能力都没有明显的减损,他们就是无法进行任何的语句创造行为。“就好像有种不知名的力量,一夜之间摘除了病患大脑中的’语言创造板块’......我们不管怎么努力尝试沟通,所得到的效果都很像在对着山谷喊话,只能得到一串回声。不对,还是会比‘回声’好那么点———病患并不是永远只能讲出自己所最新听见的一句话,而是随着染病日子的增长,可以渐渐重复出许多句别人所讲过的话语,就好像录音带一样。只是没有一句是自己造的。”诊疗组负责人对着来病房外采访的记者们如是说。

     时时牵挂着怪病研究进展的A城居民们这下全感到忧心忡忡这可这么办?找不到A市环境中致病的病源,大家该如何规避疾病?研究不出治病方法,城中数量日益增多的病号们未来又要如何生活?他们这些人,除了不能正常说话,其他地方倒也无恙,倘一时半会儿医治不好,倒也不必总待在医院中啊。但回了家去,出门上街、上班上学,生活处事之间,遇上必须得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该要如何是好?

     要说日常打打招呼问个路,买点东西开口询问“多少钱”那倒还能办得明白。但是更“深层”的表达———比方做学生的要答考卷、写作文;做职员的要开会述职;在商场当导购的要劝人买衣裳.....就不是几个简单日常短句所能够应对的了。他们要怎么表述清自己的意思呢?倘人人都千篇一律,张口闭口只复述几句最空洞老套的“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们团队齐心协力熬了个通宵,终于克服了困难”;或者“您穿这件衣服实在太合适了”、“好看好看”、“正合身”......之类,那难免显得太无意趣,真诚不足、敷衍有余。人与人之间因语言而搭建起的理解与共情之感只怕也要大打折扣。再往后想一想,倘若社会上各行各业间的许多人们口头表达中都失去了美妙语言艺术的润色,那么大家工作生活间的交往沟通,岂不是很可能会变得冷硬僵板好似“发声机器”?  

     

     唉,前景虽愁人,日子总还得想办法继续过呀。一时半会儿反正也自己造不出句来的A城病患们到底还是陆续离开了住院部病房,各想招数尽力克服着,暂时过起“语句匮乏”的生活来。后来———在患病人数日益递增之下,终于有人摸索出了些许靠谱的“解决之道”:生动有灵气的句子自己不能造,“抄抄作业”还不会吗?世界上有那样多伟人名家和公众人物们讲出过“金句”,他们那些句子,大半是风趣又活泼、极富表现力的。把那些表达方式习得在心,在需要“深度传情达意”的时候引用一下,自己的语言就显得不那么“干瘪无物”了。另外,也可以把那些灵气的言语挖来做个模板,当作“通用句型”,在其“框架句式”的基础上再填进自己想说的具体内容———把“造句子”简化为“套句子”,事情可不就变得容易许多了?同时亦会使大家的言谈质量获得迅速提升。

     商店里的服装导购员,对着从试衣间里走出来的阔太太露出满脸惊艳羡慕神情,连声夸赞她当真是个“衣架子身材”,这肩宽、这腿长,神仙比例!穿他们家这种版型的衣裳再合适不过了;互相在打闹嬉笑的少年学生,一个指指不远处的小卖部,对他同伴笑言要“去买几个橘子”———将那“好为人父”的口头便宜占得清新脱俗。另一人则机智地搬用知名相声演员的段子作为回击,“但凡吃了一粒花生米,也不至于醉成这样。”两个金句模板完美碰撞,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涂着锦鲤色口红以求“好运爆棚”的追星女孩,小心翼翼地给手中的新专辑拆封,在看到里面随机派赠的偶像海报恰是自己最最心仪的那一张时,立马发出了“土拨鼠尖叫”———不知哪位网络大咖在表示自己心情激动时偶然创造了这个灵动的词汇。女孩赶忙给海报拍照,传上社交平台,配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哥哥的颜我可以吹一万年!爱了爱了!!”———很标准的“追星发言格式”。这多亏了那些简单易仿的好模板,即便谁自己无法编出词藻动人的优美句子、说出柔似情诗的剖白话语,也可以顺利将一腔真情直抒胸臆,让那激动、爱与热忱在粉丝姐妹团之间互相感染、传递。至于激动程度,则是亲密关联于句子的物理长度:“啊”字越多,表明心头的爱越浓烈。

 

......

 

     “标准句子模板”当真是造福病患们的伟大福音!此法便利有效、简单灵活,可以确保病患们在工作生活多种场合之下全从容不迫,应答自如。这么个天才主意,经过不少人对自己病友“亲测有效”的建议推广,如今已在A城数量庞大的患病群体之间掀起一股热情高涨的效仿风浪。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总结,摸索出了许多个版本的“精品句子合集”,可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套用改编:从如何干脆而不失礼貌地拒绝别人借钱,到如何风趣大方地承认自己对某件事一无所知(“哎,这题超纲了~”),无所不含。

     想形容一个人办了件特硬气的漂亮事?那么就使用形容词“刚”;想夸赞谁性子爽朗又没有坏心眼?那最合适的概括莫过于“耿直”;看到了直击心灵的文艺佳作,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赞美?不慌,解决之道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真诚地对创作者呐喊出一句肺腑之言:“啊我死了!”;  在新媒体行业工作却不幸得上了造句障碍症? 那也别急,编写文章的时候试试套用“爆款标题”:xxx正在毁掉xxxx———被点到名的群体或者关心社会现状的一众读者看了,准会不由自主打个激灵,“刷”地就点开进去;草草浏览过之后,明事理、通文采的读者们若觉得文章套得属实文不对题,令人尴尬,也可以采用一个很生动的金句来做点评:小编的文章看得我真尴尬到“脚趾蜷曲抓地”——或者程度再严重一点:“尴尬得我都用脚趾在地上抓出了三室一厅”......

     从此大家再不用怕满腹里如同茶壶里煮饺子一般“咕嘟咕嘟”直酝酿倒不出来的千言万语,因为一句“呵呵”永远能够简洁明了地帮助人应对任何问题;人人的泪水都可以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哗哗滚落,每个该遭痛斥的不道德者身上都可以背起了一条“非蠢即坏”的骂名;任何时事新闻推送的评论底下,“孔乙己”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改写化用、玩梗比喻,反正他总有一种巧妙的方式可以在众人的言论间出现,使线上线下到处充满快活的空气......

不知哪个机灵鬼一语中的,给这类“语句模版”起了个总称:当红表达体。

     名字取得着实恰当, “互助共享”的主意也当真是高妙——反正世上总有些东西是广泛流行着的:时髦的穿着,新潮的运动,火爆的歌曲.....那么风趣的语言又为何不可?

   

     再说,这种便捷又时髦的表达法在传播过程中实在太有感染力,有时连带着让那些没有患病的居民们也禁不住想要赶赶新鲜,学来一乐。有的学着学着入迷太深,竟也渐渐忘记了该怎样自己组织语言,只好愈发提高了当红金句在言谈间的“出镜”比例。幸好眼下已有数量足够多、范围足够广的“共享金句”可以使用,他们这些“弄潮儿”,除了口头用语上表现出了更强烈的趋同性外,生活中其他方面倒并没遭受太大影响。

     说到底,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是没有这些“语句模板”,A城人民的生活还不知会怎样枯燥难过呢。而如今,在这套特殊“语系”的助力下,大家渐渐发现,造不出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也并不是多么要命的麻烦,更不值得为此恐慌。他们依旧正常生活着,用公共的句子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着。从身到心,皆不再被这奇怪病症所扰。

评论(4)

热度(19)